窗体顶端
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定量指标释义及计算方法
二、第二类审核评估定量指标
发文指标46项,其中25项与第一类发文指标相同(23项必选,2项可选),第二类专有指标21项。
序号
指标项
指标释义与计算方法
文件依据及数据来源
备注
1
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
在校生比例≥1:350
同第一类指标1
2
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
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
全校师生人数比例≥
1:100
同第一类指标3
3
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
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≥
20元
同第一类指标2
4
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
经费≥40元
同第一类指标4
5
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
出≥1200元
同第一类指标19
6
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
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
拨款(205类教育拨款扣
除专项拨款)与学费收
入之和的比例≥13%
同第一类指标20
7
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
备值所占比例
同第一类指标21
8
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
值
同第一类指标22
19
9
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
共艺术课程学分数≥2
学分
同第一类指标12
10
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
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
时总数≥32学时
同第一类指标13
11
通过认证(评估)的专业
占专业总数的比例
公式:通过认证(评估)的专业数/专业
总数
指标释义:通过认证(评估)的专业指
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(二级及以
上)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(含住建部组织
的专业评估)、医学类专业认证(临床、
护理、中医等)的专业总数(国标专业)。
数据来源
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
表4-3“优势(一流)专业情况”
类别为师范类专业认证(二级及以上)、工程教育专业认
证(含住建部组织的专业评估)、医学类专业认证(临床、
护理、中医等)的专业。
计算可得
12
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
(学时)比例(人文社科
类专业≥15%,理工农医
类专业≥25%)
同第一类指标14
13
国家级、省级实践教学
基地(包括实验教学示
范中心、虚拟仿真实验
中心、临床教学培训示
范中心、工程实践基地、
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
地等)数
表7-2-3“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项目建
设情况”中统计国家级、省级实验教学
示范中心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、临床教
学培训示范中心、工程实践基地、农科
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、实践教学基地总
数。
指标释义:参照表7-2-3
表7-2-3“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项目建设情况”
统计引用
20
14
以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
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
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
(设计)比例≥50%
同第一类指标15
公式:表5-2“学生毕业综合训练情
况”中在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
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/毕业综合训
练总数
文件依据
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(教高厅[2011]2号)
4.3.4毕业论文(设计)与综合训练:有50%以上毕业
论文(设计)在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
实践中完成;
表5-2“学生毕业综合训练情况”
15
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
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
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
的比例
同第一类指标18
16
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
同第一类指标17
17
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
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
比例
同第一类指标33
18
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
创业大赛获奖数
同第一类指标34
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
授总数的比例
同第一类指标7
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
学时数
同第一类指标8
21
教授、副教授担任专业
负责人的专业占专业总
数的比例
公式:教授、副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的
专业数/专业总数
从表4-2“专业培养计划表”提取专业
带头人工号,关联表1-5-1“教职工基
本信息”,统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为教
授、副教授的专业数。(国标专业)
表4-2“专业培养计划表”
表1-5-1“教职工基本信息”
22
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
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
公式:表1-7-3“学校基层教学组织”
中设有基层教学组织(至少1个)的专
业数,除以专业总数(国标专业)
指标释义:参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
数据平台填报指南表1-7-3。
《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教高
〔2019〕8号):高校要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,教师
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,强化教学研究,定期集体备课、
研讨课程设计,加强教学梯队建设,完善助教制度,发挥
好“传帮带”作用。
表1-7-3“学校基层教学组织”
23
体质测试达标率
同第一类指标16
24
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
生比例≥1:200
同第一类指标9
25
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
教师与在校生比例≥
1:4000且至少2名
同第一类指标10
26
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
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
毕业生比例≥1:500
同第一类指标11
27
生均本科实验经费(元)
公式:表2-8-2“教育经费收支情况”
中实验经费支出/普通本科生数。
指标释义:参照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
表2-8-2。
表2-8-2“教育经费收支情况”
28
生均本科实习经费(元)
中实习经费/普通本科生数。
29
生师比
同第一类指标5
30
具有硕士学位、博士学
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
≥50%
公式:专任教师中最高学位为硕士、博
士的教师总数/专任教师数
1.《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(试行)》(教发
〔2004〕2号),合格要求: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
教师的比例30%
2.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》具有硕
士、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(%)=具有硕士、博
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/专任教师×%(合格标准:30%—
40%,优秀标准:≥50%
31
近三年新增专业数
同表1-4-1“专业基本情况表”中专业
设置年份在三年以内的专业数量(国标
专业)
表1-4-1“专业基本情况表”
专业设置年份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生的时间填写。
32
近三年停招专业数
同表1-4-1“专业基本情况表”中招生
状态为已停招的专业数量(国标专业)
表1-4-1“专业基本情况表”招生状态“已停招”是指早
于本学年已经停止招生,但上学年或本学年仍有在校生
的专业。
33
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
教学中心数
同表2-7-1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虚拟
仿真实验示范中心”中与行业企业共建
的数量
指标释义: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
真实验教学中心指教育部、中央其他部
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的实
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
中心。
1.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
培养能力的意见》(教高〔2018〕2号)28.加强实践育人
平台建设。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,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
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。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,
切实加强
实习过程管理,健全合作共赢、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
制。
2.普通高校创新信息采集报表(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
开展2020年度普通高校创新调查工作的通知(教技厅函
〔2021〕3号)全国普通高校科技创新调查课题组)学校
与企业联合共建的校内外实习、实训、实践基地数、创新
创业基地数。
指标27.学校拥有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数(包括实验室、
研究中心等):截至2020年末,学校现有与企业共建研
究机构的数量(校级及以上),包括实验室、研究中心等。
表2-7-1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”
34
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
数
同第一类指标27
35
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
计划学生数
表4-3“优势(一流)专业情况”关联
表1-6“本科生基本情况”,统计学生
类型为在校生,专业类型为入选基础学
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专业的学生
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
2.0的意见(教高〔2018〕8号)
表1-6“本科生基本情况”
36
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
同第一类指标32
同表7-2-3“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项目
建设情况”中项目类别为产学合作协同
育人项目的项目数量。
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
管理办法》的通知(教高厅〔2020〕1号)
37
与行业企业共建、共同
讲授的课程数
表5-1-1“开课情况”中统计授课教师
外聘且教师来源非高校的课程数。
表5-1-1“开课情况”
38
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
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
公式:表6-6-3“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
类竞赛奖励情况”总数/普通本科生数
指标释义:参照表6-6-3“学生获省级
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”。
表6-6-3“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”
39
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
教师的比例
公式:表3-4-1“教师教学发展机构”
中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人次数/
本校专任教师总数
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
量的意见(教高〔2019〕6号)18.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
指标释义:参照表3-4-1“教师教学发
展机构”。
系。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,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
青年教师,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的,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
科目培训。
表3-4-1“教师教学发展机构”
40
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
公式:表1-5-2“教职工其他信息”中
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/专任教师数。
指标释义:参照表1-5-2“教职工其他
信息”。
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
机制的指导意见(教高〔2017〕8号)7.完善协同育人机
制。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,打通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,
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,实施中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
职锻炼制度,推进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工作。
表1-5-2“教职工其他信息”
41
本科生以第一作者/通
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
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
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
表6-6-6“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”中
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表6-6-8“学生
专利(著作权)授权情况”中学生为第
一作者、类别为国家发明专利的专利数
量
表6-6-6“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”
表6-6-8“学生专利(著作权)授权情况”
42
在学期间获得国家认可
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数
占在校生数的比例
公式:表6-6“本科生学习成效”中获
得职业资格证书总数(人次)/普通本科
生数
指标释义:参照表6-6“本科生学习成
效”。
表6-6“本科生学习成效”
43
省级以上艺术展演、体
育竞赛参赛获奖学生人
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
公式:(表6-6-4“学生获专业比赛奖
励情况(艺术类专业用)”总数+表6-
6-5“学生获专业比赛奖励情况(体育类
专业用)”总数)/普通本科生数
效”
表6-6-4“学生获专业比赛奖励情况(艺术类专业用)”
表6-6-5“学生获专业比赛奖励情况(体育类专业用)”
44
在学期间赴国(境)外交
流、访学、实习的学生数
公式:表6-7“本科生交流情况”中各
专业到境外交流学生总数/普通本科学
指标释义:参照表6-7“本科生交流情
况”。
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指南
表6-7“本科生交流情况”
参见就业数据分析报告
参见就业数
据分析报告
【关闭窗口】
窗体底端
上一条: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定量指标释义及计算方法(2022版) 下一条:渭南师范学院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习手册
【关闭】